设为首页 | 加入收藏

当前位置:首页 > 家风故事
爱护环境从点滴小事做起
2024-09-05 来源:中国环境报 作者:邓科超 打印

  我的爷爷是土生土长的江西新干人,一位退休老教师。从小爷爷就语重心长地对我说:“爱护自然、保护环境,要从一点一滴做起。”

  坚持“厉行节约”的爷爷。小时候的我爱挑食、爱剩饭,父母拿我没办法,于是便会趁着假期把我送到爷爷家。每每上桌,爷爷的“节约课堂”就开讲了:“谁知盘中餐,粒粒皆辛苦”“浪费是极大的犯罪”“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”,还穿插各种节约的小故事。如果最后剩下饭菜,爷爷也会严厉地教育我,不吃完不能下桌。“软硬兼施”下,我逐渐改掉了浪费食物的毛病。
  热爱“旧物改造”的爷爷。爷爷家有个小角落,存放着各种包装袋、纸盒子、瓶子等,我们都称之为“废物存放点”。在他人看来是无用之物,在爷爷眼里却是宝贝。假期里,每当爷爷的“旧物改造”现场教学课开始时,旁边总能围着一群小朋友。大家学着爷爷的样子在纸壳上画模板,在爷爷设计的圆形、方形、芭蕉扇型、菱形等样式中选择自己喜欢的,认真剪好后,用削好的竹签双面粘上,一把独一无二的蒲扇就做好了。还有用各种纸壳子做的苍蝇拍、杯垫、菜罩子、收纳盒,用吸管叠的风铃,用竹子做的老头乐等,爷爷创意满满,总是能让小朋友们带着作品满意而归。
  热衷“捡垃圾”的爷爷。因为住在赣江畔,小时候最开心的事情就是暑假跟着爷爷去赣江钓鱼。但随着钓鱼、游泳、玩耍的人越来越多,江滩上留下的生活垃圾也越来越多。每次去钓鱼时,爷爷便带上塑料袋,钓鱼结束之后拉着我一起在江滩边捡垃圾。不仅如此,爷爷还利用晚饭之后的散步时间,带动全家都加入捡垃圾的行列。久而久之,爷爷的钓友们也都能自觉在钓完鱼后带走垃圾。如今,看着一江两岸的美景,看着清澈赣江中倒映着的新干大桥,我心中感慨万千。我也会像爷爷一样,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做一名环保卫士,让我们的子孙后代共享这片美好家园。
  作者单位:中共江西省委党校(江西行政学院)